典藏之熱:石晉華《指月錄》
— Jacques Derrida
石晉華的新作《指月錄》延續2010年臺北雙年展《網拍台北雙年展空間》計劃,藉由藝術在文化場中的生產狀態,於其中,不斷將生產的流通、累積、製造、及消費等關係,作為一個透明化的開示。換言之,是一個自明(axiomatic)關係的文化政治詮釋行動,正因為這種生產關係同時也界定了其社會關係。石將當時位於臺北市立美術館一樓103室的部分空間拍賣,將所得作為製作作品的材料費,而位於103室的空間成為拍賣所得人的佈置展間,這之間的過程、行為及物質基礎的「作品化」是《指月錄》的主要基調。美術館的物理空間是作品發生的場域,作品不能脫離其空間而獨立存在成為「自為之物」(autonomous object)。103室是作品發生的原初場景,而這件作品界限原本就在美術館本身的空間,因此造成一種詭譎的典藏行為,因為典藏品再也不是從美術館「外部」來的物件,而是美術館自身。
這個發生在「似非而是」的吊詭性,捲入這個猶如禪宗公案般的作品,如何典藏「不可典藏」的作品。權借明代瞿汝稷編纂禪宗言行的「水月齋指月錄」書名, 說明文字如指,禪機如月的開悟。不斷界定藝術作品的界限、邊緣及其拓樸關係,包含著作品的委外(outsourcing)的表演性,各個複雜運作在文化場域的社會關係、以及作品過程所牽涉的展覽機制等等。而更為重要的是,而其歸屬為何?誰擁有這個作品及展示空間?又如何作為作品進行典藏?藉由《指月錄》的發表及其見所包含的過程性,石晉華讓展演關係作為生產的呈現。而在當代展演中,美術館、藝術家、策展人及觀眾已成為消費環節的一部分,在每檔「除舊佈新」的展演邏輯中,展場是一個不斷被遺忘的場域,在美術館、畫廊的空間中,我們早已學會了白盒子的「健忘症」。同時讓曾經「在場」的作品的重回現場,在發生作品展覽過的場所徊返其發生的空間作為收藏、展示及創作的歷程,在一種自我反觀(reflexive)的過程展現自身。
在德希達(Jacques Derrida)《典藏之熱(Archive Fever)》有著相同回應,他指出典藏在其字源「arkhe」就早已顯示一種兩面性,是開端(commencement)也是戒令(commandment),因此典藏總是在開放與閉鎖間游離,典藏不能典藏的,或是不能典藏已被典藏的,典藏在一個自我解構狀態開展。典藏之「熱」雙關的指涉了狂亂的欲望狀態,也同時意味著癥候,如同「發燒」。典藏原本理應在次序、範疇及分類等理性原則中展開,然其並置及累積原本非理性的痕跡, 如同小孩子的「魔術寫版(Der wonderblock)」,可以輕易的書寫、抹除,然其底版有著無數的書寫痕跡,與不可辨識文字及觸痕;理性外表內的非理性是典藏癥候。而石晉華所進行的正是這個典藏悖論:在越不能/不可典藏的藝術中顯示典藏的極限經驗,重回定義藝術作品的界限與框架,顯示出藝術作為「人為之物」的物件性(objecthood),也凸顯了機制與藝術系統的生產關係的反觀,指向作品在展覽場所的「它方」—藝術的真實。
石晉華1964出生於澎湖馬公,國立台北師範大學美術系、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藝術創作研究所畢業,現生活工作於高雄。是台灣極少數的觀念行為藝術創作者之一,由於本身患有先天性糖尿病之故,17歲開始便注射胰島素並長時間使用血糖機紀錄血糖值,以致於其作品都與身體緊密相關,更與測量和紀錄密不可分。2007年獲得「台北美術獎」、「高雄美術獎」首獎的肯定,以及第十屆李仲生基金會視覺藝術獎;2011年以《當代藝術煉金術三部曲—石晉華個展》入圍第九屆台新藝術「年度視覺藝術獎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