後實驗水墨——我們如何創造藝術
策展人 張羽 文
關鍵字:得意忘形(黃賓虹)→前衛書法、具體派、抽象表現主義(二戰後書寫的世界主義)→物派、單色繪畫(現代主義的東方主義)→現代水墨畫、現代水墨、實驗水墨(水墨≠水墨畫)→極多主義、念珠與筆觸→存在藝術1、覺知藝術2、後實驗水墨(當代藝術)
引言:在學界一次又一次提及繪畫死亡、藝術終結的當下,我們面對水墨概念到底還能談論什麼或應該談論什麼?是很值得深思的議題。是關於水墨畫、水墨或是藝術?這既是三個不同的層次或層面,更是皆然不同的空間,關鍵是完全不同的認知。當然更會出現全然不同的答案。“後實驗水墨”自然選擇了後者——藝術,這也緣于“實驗水墨”的起點。倘若後實驗水墨不談論水墨而討論創造藝術,那麼實驗水墨已然走出水墨的困局完成中西兩方面的他者,既創造了自身傳統的他者,也創造了西方的他者。於是獲得創造藝術的自由,即完成了水墨現代主義的東方主義。如此,後實驗水墨顯然是明確的。
這裡的關鍵字,是依據從水墨畫到水墨至當代藝術的發展線索,事實上就是以國際化的視野觀看從水墨畫走向水墨,走向創造藝術的發展簡史。
展覽分七個單元:
展覽依據作品表達的方向以六個單元呈現
一、 觀念即表達:以觀念作為表達,呈現水墨概念的當代認知。
二、 方法即表達:以方法既作為觀念同時也是表達,呈現水墨關念的當代認知。
三、觀念與社會:以觀念切入社會現實,呈現社會場域的當代視覺表達。
四、日常與表達:以日常經驗作為表達,呈現一種日常化的視覺觀看。
五、觀念與日常:以觀念轉換自然及社會日常的表達,將抽離的水或墨的媒介與自然作用
的呈現。
六、語言的隱喻:以一種提純的語言呈現對表達的隱喻,以複合手段顯現視覺的水墨。
七、媒介與觀念:以水墨媒介作為工具+觀念,呈現多重關係的水墨邊緣狀態,即理性的、抽象的水墨視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