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行路一百公里》
2012-2017
安卓藝術   文

2012年石晉華在彰化師範大學駐校期間開啟了《行路一百公里》這項創作,他將兩張10公尺長的畫布分別固定於牆上與地面上,穿著同一雙鞋,手執鉛筆在牆上的畫布上來回走畫,將行路的里程轉化為堆疊交錯的線條,每次持續數小時。每當鉛筆磨盡時,藝術家即以隨身的刀片削出筆芯,繼續行走。與此同時,地上的畫布承接掉落下來的鉛筆粉末,自然而然地踏印出行路的腳印。藝術家在畫布上來回走50趟即達1公里,他固定每1公里攝取一張紀錄照片,最後將得到的101幀相片,配以行路過程錄下鉛筆磨擦畫布的走筆聲音,製成一部縮時攝影式的錄像文件。然後在不同的里程與階段進行過程影像的側拍,紀錄期間人與筆觸的變化。每次行路都會記下走筆的里程數,並收集走過的鉛筆屑與尾巴,置入一玻璃罐保存。

在彰師大走完最初的10.54公里,創作暫時停歇,藝術家不僅僅要調整好繼續創作的狀態,客觀條件上更需要尋求適合進行這項計畫的空間場域。2016年十月,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了403展覽室,讓石晉華有兩個多月的時間進行第二階段的創作,而這段時間之內,《行路一百公里》從10.54公里累積到98公里,藝術家足足走了87.46公里,也是透過這段時間內的創作轉折以及未曾預期的難題,從而獲得了新一層的體悟。2017年三月,石晉華與安卓藝術合作,在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展期間走完最後2公里,走滿100公里。

「開始這項創作時,我其實不太知道最後會走成怎麼樣。」石晉華坦言:「在彰師的階段,和《走鉛筆的人》類似,主要以平均分布的水平線為主,間或有一些中形的波浪,但不多,基本上是很平穩專注的感覺。但不知道哪根筋不對,我開始走了大波浪線條,停下來遠遠看的時候,發現當線條以不同的角度交錯時,那是一幅很美的抽象畫。」石晉華在這過程中發現了新的可能性,進一步思索不同線條之間的關係以及美學構圖的潛在可能。而為了走畫出接近45度角的大幅度波浪,運筆從手腕、手肘、手臂擴大到整個身體的動作,他必須運用整個身體蹲下、站起的動作來帶動手中的筆,在身體的凝聚與伸展之間,透過筆尖那微小的接觸點,於畫布上揮灑出綿延起伏、蘊藏律動、力量與速度感的線條。

相對於蘊涵宗教精神、著重懺悔儀式的《走鉛筆的人》,石晉華更注重《行路一百公里》的視覺美感,試圖在這項創作裡兼顧行為與美學的雙重實踐。他透過起伏與層層重疊的線條提練抽象之美,於是,單純的線條元素在堆疊之間形成了透視與想像的空間,深淺層次之中,浮現了海的意象,亦或有如銀河般的深遠遼闊。為了更深刻地傳達那深邃之美,石晉華在畫面中間水平約莫30公分的範圍內不斷地加深墨色,同時又必須保有通透性,避免走成一堵密不透氣的牆。這一段,藝術家走得很為難。他一路將手中的鉛筆換到質地最軟最易上色的7B、8B,然而畫布已經難以吸附更多的筆觸,且層層疊疊的石墨粉也已經被壓實至反光,多方嘗試之後,終於透過噴膠穩固及碳精筆、油性鉛筆,達到了心中想要的效果。

《行路一百公里》的獨特與可貴之處,在於將創作帶回到藝術和藝術家的最初狀態,石晉華以身體的來回行走,輔以素描中最基本的線條走畫,以一條線做為起點,採取最單純的線條和行走為基本元素,透過漫長的時間與強大的毅力在畫布上堆積出一種罕見的奇觀,作品和行為本身散發出強大而專注的感染力量。石晉華僅僅透過行走與線條如此簡單的元素,竟能成就這麼龐大的事業,著實令人震懾。

人類生命的存有,是一段時空的旅程。一百公里的步行與線條,可以留下怎樣的痕跡?又能帶來什麼樣的啟發?在這件作品裡,石晉華以親身的實踐,讓身體與心靈留下被審視與省思的對象。

媒材|鉛筆、牆畫布、地畫布、鞋子、鉛筆屑玻璃瓶、里程計數本、過程影像、錄像、文件
尺寸|總尺寸視場地而定;151枝鉛筆;221 x 1010.5 cm; 156 x 103 cm; 41.1 x 33.5 x 1.5 cm; 11 X 11 X 32.2 cm; 47 x 66.5 cm x 24件; 4′ 30″; 42 x 32.9 cm
《行路一百公里》
《行路一百公里》
《行路一百公里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