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藝術大藍圖》
2004-2005

我在2005年春天獲邀參加一個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聯展,我從館方取得該館的建築藍圖資料,掃瞄、合成輸出一張一、二樓的平面圖。我請策展人將策展過程中的所有變動紀錄在當代館的平面藍圖上。這些變動包括:參與藝術家的陣容、藝術家參展的構想、作品名稱、作品位置等。爾後我將這張有策展人策劃手跡的藍圖掃瞄、放大輸出,鋪放裝置在展場地板上,並以8個金色雕花的畫框邊角,框住藍圖中的台北當代藝術館,藉以突顯當代藝術中的閱讀脈絡與知識權力的宰制性。展覽期間觀眾可以走在這張大藍圖上。

我把畫框當作一個符號使用,用來象徵藝術的範疇、審美的對象。在這件作品中我反思與提點的問題是:「在一個有主題的策劃性展覽中,什麼才是藝術自身?是作品?是策展?還是美術館這塊場域?」「如果說展覽的框架決定了藝術是什麼,觀看的脈絡決定了意義與價值,那麼這一場多方參與的藝術政治與權力遊戲,究竟是怎麼一回事?」「什麼決定了藝術是什麼?什麼決定了意義與價值?」在藝術的現實世界裡,我沒有解決策展的質性與藝術機構空間的宰制性的方案,只能突顯當代藝術中的閱讀脈絡與權力關係,因為這件作品的構想還是要經過策展人與機構的同意。

媒材|作品圖、畫框邊角、文件
尺寸|總尺寸視場地而定;110 x 144 x 2.9 cm; 29.7 x 21 cm
《藝術大藍圖》
《藝術大藍圖》
《藝術大藍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