岡仁波齊峰,位於西藏西部,海拔6,638米,峰頂終年積雪,山勢威凜,極具心靈和視覺震撼力。恒河、印度河、布拉馬普特拉河等大江大河均發源於此,它同時被藏傳佛教、印度教、西藏原生宗教苯教,以及耆那教認為是天人與諸神所居的聖山。來自印度、尼泊爾、不丹以及西藏的朝聖人們絡繹不絕,篤信佛教的藏人堅信以順時鐘的方向繞山,能夠滌盡前世今生的罪孽,累積無量的功德。
「走筆」有一系列作品,是以一枝鉛筆走畫出岡仁波齊峰,在這裡我認養了《我試著》裡面爬山的故事。對我而言,這座山是個象徵,代表自輪迴生命中超越的一個目標。我的身體到不了那裡,就用這一方紙做為我朝聖的道場。繞行這個行為,在佛教是個敬禮也是修行,以尊者或崇敬的象徵物,如佛像、佛塔為中心繞行,向右繞行則是表達順於佛法之意,它同時象徵念茲在茲都在於此。事實上,走筆轉山讓我有一個高度,俯瞰所有人生的經歷,提醒我這是一個有目標的旅途,而這個專注與重複的行為,帶給我內心的平靜與安定。
鉛筆的一生完全奉獻繞行一座山,本身就很美。以連續不中斷的線條與鉛筆屑,耗盡一枝鉛筆的走筆轉山,是指以一期的生命來爬這座山,如果沒有達成,就在下一個生命(鉛筆)繼續爬山。如果一輩子做不成,就下輩子再來,再不成就再繼續,只要有一個根本的願力,總有一天我會面對真理、智慧與慈悲。